張忠謀勉學子:發現熱忱 永不嫌晚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在一場演講中,以自己廿四歲進入半導體為例,因找到一生都很有熱忱的興趣,至今仍天天工作,鼓勵年輕學子努力嘗試,「什麼時候發現熱忱都沒關係。」

 

東華大學承辦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大師講座昨在台大舉行,跟大學生談「面對未來生活的教育—高等教育中能力與智慧轉向問題」,受邀者除張忠謀,還有台綜大系統總校長朱經武、美國史丹佛大學應物系榮譽教授畢斯利,及伊利諾香檳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格林。

張忠謀回答提問時指出,「熱忱很重要」。他表示,很多人在他這個年紀都已退休了,但他現在天天工作,一星期工作七天、一年工作五十二周,因為「我對公司很有熱忱」,希望公司發展不斷攀上新高。

張忠謀說,社會上大概有九成的人一輩子找不到很有興趣、很有熱忱的事物,「我廿四歲才找到」;那一年他踏進半導體領域,「在這個領域找到熱忱,再也沒有離開過」。

為找出興趣,格林鼓勵學生多嘗試,「一直試」。她說,美國很多大學生大學不只念四年,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試,她有個學生不論天文、物理、生物等領域都很愛,最後整合兩個不相干的學門,發展出新的學門。

畢斯利說,大學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的理念愈來愈受重視,在大學時除了學科,應廣泛參與不同的活動、社團,四處看看探索自我,他就讀大學時,材料、化學、哲學、歷史、藝術史等都涉獵,除找到自己的興趣,了解其他不同領域之後,也學會尊重別人。

朱經武表示,自信來自專業,現在鼓勵跨領域訓練,但本身至少要有一個專業,不同領域合作才能提出新的東西。他也說,找到有興趣的事很重要,很多人都會換工作,年輕人就跟著興趣一路走下去。

談到大學教育,張忠謀指出,跟廿年前相較,大學生多出一倍多,「大學教育不是找到工作的保障」,因學用落差,很多工作找不到人做;此外台灣缺少可培養未來頂尖人才的優秀大學,台大可能是台灣最好大學,有些人不同意,他認為台大仍是培育領袖很好的學校。



全文網址: 張忠謀勉學子:發現熱忱 永不嫌晚 - 專家名人說 - 校園指南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4134#ixzz2h3Alcuab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a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